各地招考
考试类型

厚职公考网各地招考

A
安徽
B
北京
C
重庆
F
福建
G
国考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H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黑龙江
海南
J
吉林
江苏
江西
L
辽宁
N
内蒙古
宁夏
Q
青海
S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T
天津
X
新疆
西藏
Y
云南
Z
浙江
当前位置:主页 > 申论 > 热点时评 >

2020年公务员考试申论押题预测:科学家协同精神

来源:厚职公考     2019-10-05 09:57:49

微信搜索公众号: houzhigk   ,订阅招考信息

| 考前必做时政题库、公共基础知识题库 |

| 教材用书PDF电子版 |

2020年公务员考试申论主题:弘扬新时代协同精神
    一、给定资料
    新时代的科学家精神要求具有协同理念。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强调,要大力弘扬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强化跨界融合思维,倡导团队精神,建立协同攻关、跨界协作机制。坚持全球视野,加强国际合作,秉持互利共赢理念,为推动科技进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们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原则,通过大胆改革,进一步创新科技体制机制,有效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真正确立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技与经济融合,使协同创新发挥支撑引领作用。
    清华大学发布AI(人工智能)使能平台“紫为云”,并正式向全社会开放。“紫为云”通过云、端本地化部署,将AI能力全部共享给合作伙伴,帮助他们建立各自场景的AI应用。高校和科研单位的共享,将为更多企业带来创新可能性,这正是协同攻关、协同创新的生动体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如何才能突破核心技术的瓶颈,逐步解决“卡脖子”的问题?一个行之有效的路径,就是发挥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优势,集中力量、协同攻关,为攀登战略制高点、提高我国综合竞争力、保障国家安全提供支撑。
    “不能总是用别人的昨天来装扮自己的明天”。既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又发挥企业主体的微观创新活力,就能形成协同攻关、协同创新的强大合力,突破核心技术的瓶颈,用硬核的科技创新支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二、试题要求
    阅读给定资料,以“大力弘扬新时代协同精神”为副标题,自拟主标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自选角度,联系实际,结构完整,语言流畅,1200字左右。
    【参考范文】
集智攻关无不成
 
--大力弘扬新时代协同精神
    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攻关会战期间,先后有26个部门,20个省区市,900多家工厂、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参与其中;载人航天工程指挥部一声令下,西安的火箭发动机、天津的飞船太阳帆板、河南的电连接器,一天就能送达北京总装车间;为推动高铁自主研发,有近30家一流科研机构、院校与近50家骨干企业组成了产学研用密切结合的创新联合体……
    新中国70年来,一部科技发展史,可以说也是一部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历史。没有团结协作的意识,没有众志成城的精神,我们就不可能创造一个又一个科技发展的奇迹。站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风口,我国科技创新已步入以跟踪为主转向跟踪和并跑、领跑并存的新阶段,跨界融合、团队协同、国际合作越发变得重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印发《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就大力弘扬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提出明确要求,对于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勇攀科技高峰、汇集各方才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弘扬协同精神,需要厚植团队意识。单丝不成线,“单打独斗”式的科研既难以适应时代要求,也不利于科研人员自身成长。中国自主研发的深海潜水器蛟龙号,如何让各个分系统整合后能衔接得“天衣无缝”?蛟龙号团队把“互相补台,互不拆台”作为不可违背的工作原则,将每个分系统的各项指标制成表格,按表工作,大大提高了效率和质量。在科研难题面前,无论团队内部还是各个单位部门之间,只有拧成一股绳、通力配合,才能不断攻坚克难、实现突破。
    弘扬协同精神,需要强化跨界融合思维。现代科学日新月异,其发展的深度、广度和复杂程度前所未有,各个学科间不断交叉融合是必然要求。比如,材料科学已经与化学、物理、生物等学科深度融合;如火如荼的人工智能,正在探索进一步与脑科学牵手。从各种“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到多学科交叉的“未来实验室”,打破学科壁垒已逐渐成为国内科技工作者的自觉。与此同时,科学数据资源的“孤岛”现象,“宁愿单打独斗、不愿开门合作”的问题,仍在一定程度存在。弘扬协同精神,让不同领域互补成为常态,让携手攻关成为风尚,科技创新方能形成集智攻关的强大合力。
    弘扬协同精神,需要坚持全球视野。环顾世界,经济全球化大潮奔涌,商品、技术、信息、人才等要素自由流动大势所趋。不拒众流,方为江海。对科学研究而言,只有深化国际交流合作,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才能实现创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创新效率和水平。不久前,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宣布,中国空间站计划于2022年前后建成,17个国家23个实体的9个项目已经成为入选的首批科学实验项目。中国自主建造的空间站开放成为人类共享的科研平台,正是科技造福人类的生动写照。坚持全球视野,加强国际合作,秉持互利共赢理念,中国将为推动科技进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更多智慧。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我们既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又激扬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聚四海之气、借八方之力,一定能以科技发展之大成,托举起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美好未来。
附件下载:
附件下载:
附件下载:

参加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考试必看:

1、厚职国家公务员考试网提供全国公务员考试资讯

2、厚职网www.houzhiwang.com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3、更多事业单位招聘信息访问事业单位招聘网www.kaosydw.com

4、关注我们,微信公众号1:厚职公考(houzhigk);公众号2:厚职事考招聘信息(kaosydw)

第一时间推送:

全国招聘招考信息

技巧、试卷、资料

公众号:厚职公考

关注公众号,接收每日推送和资源礼包



手机题库

微信平台

教材用书

事业单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