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招考
考试类型

厚职公考网各地招考

A
安徽
B
北京
C
重庆
F
福建
G
国考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H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黑龙江
海南
J
吉林
江苏
江西
L
辽宁
N
内蒙古
宁夏
Q
青海
S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T
天津
X
新疆
西藏
Y
云南
Z
浙江
当前位置:主页 > 申论 > 热点时评 >

人民日报人民时评:“云考古”带来的文化体验—申论晨读

来源:厚职公考网www.houzhiwang.com     2020-05-13 15:31:42

微信搜索公众号: houzhigk   ,订阅招考信息

| 考前必做时政题库、公共基础知识题库 |

| 教材用书PDF电子版 |

  2021年公务员考试申论晨读材料推荐,更多党报党刊文章推荐请持续关注厚职公考网(www.houzhiwang.com)

“云考古”带来的文化体验

闻  白

《 人民日报 》( 2020年05月13日 05 版)

  今年的“五一”小长假,许多网友与考古人一起在“云端”,见证了“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产生的全过程。一段时间以来,利用互联网发布馆藏、介绍展览、选评项目等“云端”文化供给新方式不断涌现,一起开启着文博领域的数字时代。

  往年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会,都是进入最后候选项目的领队或者负责人暂时放下田野考古的手铲,前往北京向同行及评委交流汇报自己的工作。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的终评会主动创新形式,利用“五一”小长假在网络会议平台全程直播了20个入围项目的汇报展示、专家提问点评以及最后的荣誉揭晓。据不完全统计,观看总量达2278万人次,与“十大考古”相关的网络互动话题总阅读量达到1.66亿人次。“云考古”开创性的一小步,促成了考古文博经由网络满足公众文化需求的一大步,考古人把一个原本属于业界的聚会,变成了与大众共享的活动。

  “云端”文博不仅丰富了公共文化服务的渠道和平台,更因其共享性、便捷性扩大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受益面。通过“云端”漫步、手指触行,公众轻松进入到国家级的考古评审现场,走进考古人的世界。这种文化体验非同凡响:原来考古人要研究从1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到南宋的沉船这么迥然不同的年代;原来考古人既可复原9000年前的玉器生产技术,又能在看似简单的土层中辨识出4000年前的车辙;原来在地处江淮地区的安徽肥西县三官庙遗址也可以一次性出土那么多夏商时期的青铜器;原来新疆奇台石城子遗址就是史书中的疏勒城……

  一个个“原来”的背后,凝结着中国考古人的心血和汗水。他们通过自己的手铲不懈付出和专业攻关,丰富提升着我们的历史文化认知。在直播中,评审专家发出近乎刁钻的专业提问,考古领队的学术解答启人深思,讲述的考古历程同样极为吸引人。“茫茫沙漠中如何找到玉矿遗址?”面对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王占奎老师抛出的这一问题,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陈国科在“答辩”中回顾了自己寻找玉矿遗址的种种艰辛和孜孜探求未知历史的心路历程,感动了不少网友。许多人现在才知道,有些考古领队和自己负责的项目已经一起走过了一二十年甚至几十年。

  文物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属于我们也属于子孙后代,保护文物使命神圣。“考古人为何总是追着盗墓贼跑?”在公众面前谈考古,盗墓总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每年总有很多重要考古发现是盗掘后的抢救性发掘。即使经历了盗墓的“劫后余生”,许多考古项目还是发现了令人惊艳的文物,能提供丰富的知识与信息,能够产生填补历史空白之类的重大考古影响。这次考古评审直播,有助于正本清源、激浊扬清,建树起保护文物、传承历史文脉的正确态度。

  这些年来,我国的公共考古一直在不断创新发展,特别是考古现场直播、考古文博综艺节目、关于考古发现的纪录片、博物馆考古类展览等创新形式不断出现,成为大众文化生活中有滋有味的记忆。当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创办的初衷,也是为了面向社会、开放共享,让更多的人了解考古、支持考古事业的发展。如今这初衷并没有变,而且有了更多的可能性,借助互联网这个广阔平台,考古文博工作必会为公众提供更多更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


附件下载:
附件下载:
附件下载:

参加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考试必看:

1、厚职国家公务员考试网提供全国公务员考试资讯

2、厚职网www.houzhiwang.com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3、更多事业单位招聘信息访问事业单位招聘网www.kaosydw.com

4、关注我们,微信公众号1:厚职公考(houzhigk);公众号2:厚职事考招聘信息(kaosydw)

第一时间推送:

全国招聘招考信息

技巧、试卷、资料

公众号:厚职公考

关注公众号,接收每日推送和资源礼包



手机题库

微信平台

教材用书

事业单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