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招考
考试类型

厚职公考网各地招考

A
安徽
B
北京
C
重庆
F
福建
G
国考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H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黑龙江
海南
J
吉林
江苏
江西
L
辽宁
N
内蒙古
宁夏
Q
青海
S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T
天津
X
新疆
西藏
Y
云南
Z
浙江
当前位置:主页 > 申论 > 答题技巧 >

2020-2021年公务员考试申论答题技巧:文章结构如何布局

来源:厚职公考网www.houzhiwang.com     2020-06-08 21:45:18

微信搜索公众号: houzhigk   ,订阅招考信息

| 考前必做时政题库、公共基础知识题库 |

| 教材用书PDF电子版 |

  对于申论文章而言,好的结构就如同一副好的骨架,可以使你的文章结构清晰、观点准确,今天厚职公考(www.houzhiwang.com)给大家介绍常见的三种文章写作结构:

  1.四段二分式:

  顾名思义就是四个段落两个分论点。什么情况下写成四段二分的结构呢?在这里通过两个题干带着大家先一起来感知一下:

  例1:针对给定资料2中划线部分,“何时做加法,何时做减法,是一门公共管理的艺术,需要智慧,需要眼光,需要技巧,更需要视野。加法或是减法,不一样的切入角度,体现不一样的心态和思维逻辑,直接决定了最终的成败”,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例2:参考给定资料,围绕“海洋的保护与开发”,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我们通过分析题干会发现,题干中给了两个明确的主题词:“加”和“减”;“开发”和“保护”,这种情况下就建议大家将文章写为四段二分结构,这是最符合题干原意和命题人意图的写法。如果觉得只写两个分论点操作难度大,那么可以在开头下一段或结尾上一段写一个过渡段来论证二者关系,这样可以减轻分论点论证的压力。整体结构为:

  段1:开头

  段2:论证两个主题词间的关系

  段3:论述主题词①

  段4:论述主题词②

  段5:结尾

  过渡段如何写呢?在这里教给大家一个小技巧,我们暂且先将两个主题词以A和B代替:首先我们可以先解释A指什么、B指什么;然后再运用假设的方式论述如果只有A没有B会怎么样、如果只有B没有A会怎么样;最终得出结论:所以A与B在一起会更好。按照这样的方写作法给大家举两个例子,就拿上述两个例题来看:

  例1:“加”指的是要规范管理、优化服务,让民众享受到更好的社会治理水平;“减”指的是简政放权,权力下放,给社会发展以新生的空间和社会力量。如果我们一味地只会增加服务和规范管理而不懂得简政放权,市场就没有发展地后劲社会也没有动力。反之,如果我们一味地权力下放没有政策的助力和保驾护航,我们也会在这种不良地恶性竞争中规避掉公共管理真正想要达到的初心和目的。因此,公共管理是一门艺术,需要我们既要做“加”,也需要做“减”,在加与减的协奏中开启社会治理的新篇章。

  例2:“开发”是指我们要从海洋经济中提升整体的经济发展实力;“保护”指的是珍惜现有的海洋资源并保护住现有的海洋生态。如果只开发不保护,海洋资源最终会枯竭,人类也会因为自己的行为而自尝苦果;如果只保护不开发则不符合当前的发展形势,也是一种对资源的浪费。因此,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以及当下社会的经济发展形式告诉我们:真正的海洋经济需要真正做到科学开发、合理保护。

  2.五段三分式:

  如果题干没有明显的两个分论点的提示或其他特殊要求,那么五段三分是我们最推荐大家写的一种文章结构。从三个分论点的论证难度、字数安排包括考官的喜好来说,这更适合大家考试。那么这种结构下各部分的字数应该如何分配呢,我们建议开头字数可以在150字左右,结尾部分100-150字即可,当然这个字数并不是绝对的,只要大家开头和结尾不要写太长、太啰嗦就行,三个分论点间字数尽量均等,每个250字左右即可。

  3.六段三分式:是五段三分式的一种变型,它比五段三分多一个过渡段。过渡段的位置可以是开头下一段或结尾上一段。此时这个过渡段要怎么写?如果是开头下一段,建议大家第一段可以写成绩/问题加观点,过渡段再对例子或含义进行解释说明。也就是说第一段写的是宏观一些的,第二段对具体内容进行填充。第二种写法:文章第一段整体写成绩,第二段转折写问题加分析,最后亮明观点也是可以的。如果在结尾上一段加过渡段就是对结尾的再一次总结。在这里也要和大家强调一下,如果过渡段写的好那会很吸睛,但如果写的一般或写不好则会破坏整体结构,那就不如不写。所以六段三分式并不适合所有人,大家要慎用。

  以上就是常见的三种文章写作结构,在作答时最终要写哪种结构,还是要看题干和材料。


附件下载:
附件下载:
附件下载:

参加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考试必看:

1、厚职国家公务员考试网提供全国公务员考试资讯

2、厚职网www.houzhiwang.com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3、更多事业单位招聘信息访问事业单位招聘网www.kaosydw.com

4、关注我们,微信公众号1:厚职公考(houzhigk);公众号2:厚职事考招聘信息(kaosydw)

第一时间推送:

全国招聘招考信息

技巧、试卷、资料

公众号:厚职公考

关注公众号,接收每日推送和资源礼包



手机题库

微信平台

教材用书

事业单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