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公众号: houzhigk ,订阅招考信息
| 考前必做时政题库、公共基础知识题库 | | 教材用书PDF电子版 |半月谈2020年第二十三期
韧性城市,韧在何处
半月谈记者 张展鹏 何磊静
新冠肺炎疫情让韧性城市的话题广受关注。面对城市安全的时代大考,在“十四五”即将到来的关键窗口期,重新审视、定义韧性城市的内涵,正当其时。那么,当我们谈论“韧性城市”时,我们应当关注些什么?
何谓 “韧性城市”
今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对《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8年-2035年)》的批复中首次提到“建设韧性城市”,而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再次出现了“建设海绵城市、韧性城市”的表述。
在工程力学领域,韧性指“回到最初的状态”,“韧性城市”则强调一座城市在面临自然和社会的慢性压力和急性冲击后,特别是在遭受突发事件时,能够凭借其动态平衡、冗余缓冲和自我修复等特性,保持抗压、存续、适应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韧性城市能够快速分散风险、自动调整恢复,从而有效抵御外来冲击和减缓内部灾害。
“韧性指标”是衡量韧性城市建设水平的一大参考,包括城市空间布局是否合理、组织动员是否顺畅、治理方式是否有效等,其焦点更侧重在事先预防方面,即强化风险意识,让城市拥有充分准备去抵御“非常态状况”的冲击。
越是在全球占据突出地位、具备不可替代的角色功能的城市,其构建韧性城市方略的紧迫性就越强。半月谈记者了解到,一些国外大城市已开展起韧性城市的建设实践。如伦敦出台《管理风险和增强韧性》报告,纽约推出“一个更强大、更具韧性的纽约”计划等。
在国内,北京、上海、南京、成都等地也以政府工作报告、城市总体规划等形式,强调了韧性城市的重要性。
韧性城市建设为何重要
当前,无论是大城市还是小城市,其人口、建筑、财富、生产等要素均持续集中。城镇化进程加快使城市面临的不确定因素和未知风险不断增加。突发性传染病、恐怖袭击、气候灾害已成为全球各大城市的共同挑战。
面对新变局,一些城市的发展观仍然局限在单纯的“谋增长、快增长”层面,城市的整体安全度大多不在优先考虑的层面。对于可能遭遇的“非常态状况”,一些城市的防范意识仍不够强。
“当前城市建设的短板主要体现在健康、安全和基层民生保障方面,这也是左右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王凯说,唯有细化、优化城市规划,方能在外部环境突然变化时,让城市仍具备强有力的抵御冲击、适应变化及自我修复能力。
因此,城市建设仅强调“抗灾”已难以很好地应对风险,以“耐灾”为核心的“韧性城市”治理思路,适应了全面提升城市的弹性和安全性、保障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要求。
尽管各个城市的规模、发展阶段乃至灾害隐患都有所不同,但建设韧性城市一定是宏观层面的必然选项。
优化“三链”,提升城市“柔性”
专家认为,从“十四五”开始,关于城市基础设施、交通通信、食品物资等要素的建设规划,不仅会考虑到城市日常生活的需求供给关系,更将考虑在重大突发事件下各种资源的承载力,以提升城市韧性。
城市要提升韧性,务必要先提升“柔性”。这里的“柔性”,指的是城市在面对突发灾害时所表现出来的灵活性。
简单举个例子,对于一些应急装备和物资,一座城市可能大多数时间都用不着,但仍然要具备短时间内生产、转产相关物资的能力。这样,危机发生后激增的“弹性需求”方能被有效满足,保障城市资源在短时间内快速供给。
防疫期间,国内一些城市能够组织所在地企业在短时间内跨界生产口罩、呼吸机等物资,就是其产业链足够“柔性”、足够多元的体现。
提升城市“柔性”, 增强城市整体安全性,重在“三链”。除了上面提到的产业链,还有城市链和信息链。
构建城市链,主要考虑的是当前城市群的发展态势。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城市人口的流动已从城市内流动转变为城市间流动,风险防控越发呈现出跨域性与连锁性特点,更容易牵一发而动全身。
因此,城市群之间更需要长效化、可持续地强化政策同步、标准统一、结果互认。通过发挥中心城市和大城市设施完善、服务水平高的优势,开展城市群安全风险评估,建立区域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和应急资源保障合作机制,统筹重要战略资源、科学确定管控级别、有效降低救灾成本。
此外,还要升级信息链,持续提升应急反应速度。
下一步,各城市应重点提高5G、云计算、物联网、智能终端等基础型信息设施的区域覆盖范围,支撑信息资源的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互通和协同共享,借助大数据技术进行评估分析,判断是否存在供给缺口或冗余,保障重大风险灾害时期的正常生活。
锻造心理韧性,构建“软支撑”
打造韧性城市,既要周密布局基础设施、物资储备、产业发展等“硬资源”,也要提升社区组织动员能力,涵养成熟的民众心态,悉心培育公民科学素养,构建“软支撑”。
作为城市治理的基础性单位,社区是民众参与韧性城市打造的最直接载体。面对风险时立即展开行动,形成“自下而上”的修复功能,能够对城市的防御、恢复、反弹起到关键作用。
相关人士建议,未来应重点建设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充满活力的社区工作者队伍,提升社区在危机面前的响应能力。
涵养成熟的民众心态,是为了让市民在灾难面前保持积极、坚强的面貌。有媒体报道,作为辐射全国的心理咨询与危机干预热线,“希望24热线”今年上半年接到的求助学生来电数超过去年全年,其中不乏小学生。未来,各地应强化对于市民的心理咨询与干预,提升市民的归属感和向心力,建立共同抗击风险的情感联结,以便在危机来临时迅速提振心理防线。
培育科学素养,是为了让市民在风险面前不因恐慌而自乱阵脚,让城市的危机动员更高效。因此,要大力度地普及科学知识,加强安全教育,提升防灾意识。运用线上线下多种方式宣传、推广应急知识,普及突发情况下的生存技能,并适时举行自然灾害、恐怖袭击、疾病传播等救灾演练。
第一时间推送:
全国招聘招考信息
技巧、试卷、资料
公众号:厚职公考
关注公众号,接收每日推送和资源礼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