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公众号: houzhigk ,订阅招考信息
| 考前必做时政题库、公共基础知识题库 | | 教材用书PDF电子版 |2021年理论热点面对面《新征程面对面》连载⑧
阡陌乡间大可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如何推进?
消除贫困,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夙愿。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在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向贫困宣战,打响了一场“当惊世界殊”的人民战争。经过8年鏖战,我们如期完成了脱贫攻坚目标任务,让现行标准下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使长期困扰中华民族的绝对贫困问题历史性地画上了句号,我国成为世界上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的国家。这个成就,足以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矗立起一座耀眼的丰碑,足以载入人类社会发展史册。
脱贫攻坚的伟大胜利,彻底改变了贫困地区的面貌,提高了群众生活质量,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打下了坚实基础。如何在此基础上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做好“三农”工作的头等大事,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任务。
一、“三农”问题破解之道
民以食为天,农为食之源。农业,为人类提供最基本的生产生活资料,是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在近代以前的很长时间里,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农业都是孕育文明的母体。即使到了今天,社会分工和文明进步已经到了较高水平,农业仍发挥着最基础的支撑作用,其地位不可替代。
我国是传统农业大国,大部分国土处于温带,比较适宜农作物生长。自古以来,农业一直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命脉,是安天下的战略产业。长期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将其作为治国理政的重中之重,并且采取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解决“三农”问题,使农业农村面貌得到显著改善,使农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
但总的看,同快速推进的工业化、城镇化相比,农业农村仍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突出短板。如果农业农村现代化搞不上去,不仅会影响数亿农民的生活质量,也会拖工业化、城镇化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后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关系新时代破解“三农”问题的成效,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实现。
现阶段,我国已经具备了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基本条件和能力。目前,我国总体处于工业化后期阶段,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工业化水平综合指数大于80,预计2025年达到最大值100。2020年,全国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上升至92.3%,非农业劳动就业人数份额约为80%,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3.9%。这组数据表明,我国不仅到了可以不主要依赖农业实现经济增长的阶段,而且还可以用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方式,支持农业实现生产方式转型,提升农村整体发展水平,从而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那么,究竟什么是农业农村现代化?当前,对于这一概念存在着不同的理解。有的把它视为农业现代化的延伸拓展,也有的把它等同于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的简单相加,还有的把它看成是“三农”的现代化。根据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的有机融合,其含义内蕴在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之中。
准确把握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科学内涵,就是要坚持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一并推进。实现现代化,短板在农业,难点在农村。2020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突破60%,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70%,农业生产方式已经实现了由“牛耕马拉”为主向机械化作业为主的历史性跨越。与农业现代化发展相比,农村发展明显滞后的问题尤为突出。正因为如此,我们党提出了农村现代化的任务,并将其与农业现代化一并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只有两者同步推进、相得益彰,才能实现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跨越,让亿万农民共享国家现代化的发展成果。
二、优先发展农业农村
“中央一号文件”,顾名思义,就是由中共中央、国务院每年发布的第一号文件,部署的都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2004年至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8年锁定“三农”,对加快农业农村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作出部署。2021年1月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行了顶层设计和谋划。这一份份干货满满的“央字号”文件,犹如阵阵春雨,滋润着农村大地的广袤田野,催发了农业生产的勃勃生机。
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国之要。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14亿多人的全面现代化,如果把农村数亿人口落下,到头来“一边是繁荣的城市、一边是凋敝的农村”,这样的现代化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因此,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必须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抓紧在产业发展、乡村建设、农村改革等方面补齐短板,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提质增效进行时。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生产力不断提高,用不到世界10%的耕地养活了全球18%的人口。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吃饱”需求满足后开始注重“吃得好”“吃得健康”,我国农业的主要矛盾已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质量和效益不高的问题凸显出来。这就需要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守牢国家粮食安全底线,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幅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乡村建设在行动。一碗水、一抔土、一条河、一座山、一生情……乡愁是无数异客挥之不去的情愫,乡村是万千游子魂牵梦萦的故土。乡村建设就是要打造一个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宜居之地。围绕这一目标,必须坚持科学规划、有序推进,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升乡村公共服务水平,培养造就一批致富带头人,让乡村成为“既容得下身体又装得下灵魂”的美丽家园。
农村改革再出发。改革是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法宝。改革开放之初,正是安徽省小岗村18位农民在生死状上按下红手印,掀开了农村改革的序幕,才使亿万农民积极性得到极大释放,在自己承包的土地上干劲十足。40多年过去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城乡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新时代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也必须通过深化农村改革,进一步激活农村资源要素,破除制约农业农村发展的制度障碍,激发强劲内生动力。
三、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农村和城市,都是人类聚居生活的主要场所,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城市从农村演化而来,它们具有天然的共生关系,只是在一定条件下出现了分离,但最终必然走向融合。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曾说过,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这句话用在城乡关系上也非常恰当,两者就应该是这样一种相得益彰、相映成趣的关系。
由于历史原因,长期以来,我国实行二元发展模式,以剪刀差的形式以农养工、以乡养城,在工农城乡之间形成了一道发展鸿沟。这些年来为缩小工农城乡差距,党和政府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促进农业农村发展。比如,废除农业税、直接补贴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立新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脱贫攻坚、改善农村基础设施等,使工农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得到缓解。
同时也要看到,我国农业结构性矛盾日益凸显,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仍然薄弱,农民增收速度放缓,工农城乡“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比较突出。必须进一步加大统筹工农城乡发展力度,加快建立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工农互促“双和声”。按照国际上通用的产业分类法,农业和工业被称为第一、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性和基础性地位。两者互为支撑、互为补充,是不可分割的整体。目前,我国正处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过程中,工业为农业提供生产装备、技术支撑,农业供给工业原材料、劳动力。过去,我国以压低农产品的价格来补贴工业,现在更多的是工业反哺农业,从而形成工业和农业良性发展的局面。
城乡互补“二重唱”。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手稿)》中,从城乡关系角度对人类社会各阶段特征作了高度概括。他认为,城乡关系演变的趋势是从无差别到对立,最后走向融合。从人类社会发展历史看,处理好城乡关系是一个国家发展必须要迈过的“门槛”。比如,20世纪70年代初的韩国,城乡之间的发展矛盾比较突出。1970年,250万农户中约有80%住茅草屋,很多地方没有通电通路,城市和农村生活有着天壤之别。随后,韩国发起了轰轰烈烈的“新村运动”,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快农村发展,到20世纪80年代末,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已基本同城市持平,为韩国跨入中等发达国家行列奠定了坚实基础。当前,我国正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目的就是要消除城乡之间的发展藩篱,形成优势互补、取长补短的发展格局。
协调发展“合奏鸣”。现在,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城镇化率不断提高,但在今后很长时间里,仍将有几亿人生活在农村。必须坚持城市建设和农村发展协同推进,既要把城市建设好,又要让农村焕新貌。一方面,积极推动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建设,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提高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另一方面,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持续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让农民兄弟事业有奔头、生活有甜头。
共同繁荣“谱新曲”。国家的强盛既离不开城市的繁荣,也离不开乡村的振兴。尤其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有着14亿多人口的大国来说,能否处理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直接决定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成色和质量。我国在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中提出,人均GDP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到那时,一派工业和农业比翼齐飞、城市和农村携手共进的和谐景象将展现在世人面前。
四、增强内生发展能力
荒山秃岭、怪石盘亘,河道断流、重山阻隔。这就是云南省西畴县过去的自然环境状况,99.9%的山区、75.4%的石漠化,一个被外国地质专家称为“基本失去人类生存条件的地方”。为了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西畴人不等不靠、苦干实干,一镐镐、一锤锤,硬生生地把乱石旮旯变成了满目苍翠。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西畴人立足本地生态环境特点,大力发展猕猴桃、柑橘、中药材种植等高原特色农业,把昔日的生态劣势逐步转化为产业优势,闯出了一条在石窝窝里创造奇迹的致富之路。
西畴人改变命运带给我们的最大启示,不仅在于脱贫摘帽的成果,更在于他们依靠自身获得持续发展动力的做法。到2020年年底,全国数百个贫困县像西畴一样实现了脱贫摘帽,正迈步在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如何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这是一项艰巨而系统的工程,需要明确和细化相关任务。但从贫困地区的角度看,增强内生发展动力和能力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治本之策。
产业实力强。“产业兴百业兴。”发展产业是增强一个地区“造血”功能、帮助群众就地就业的长远之计。每发展好一个产业,就能带动一方经济,富裕一方百姓。发展产业切忌盲目跟风,搞“大呼隆”,应充分考虑当地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土地、劳动力、资本等要素禀赋结构和经济特征,坚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林则林。同时,注重规模效应和科技支撑,支持龙头企业、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快速发展,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不断增强产业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和竞争优势。
市场潜力大。市场决定生产要素的流向,把市场打开了、搞活了,老百姓的致富路子就通了、就宽了。做大市场规模,不仅要把本地市场利用好,而且要瞄准国内大市场甚至是国际市场,推动生产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在最大范围和空间内优化资源配置,拓宽本地商品销售渠道。打通市场流通的堵点,特别是主动适应信息网络技术的迭代发展,健全仓储保鲜冷链物流体系,弥补市场基础设施建设的不足,充分利用好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手段,让本地商品更为便捷、更为畅通地到达消费者手中。
人才活力旺。“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乡村振兴能否实现,关键在人。从这些年脱贫攻坚的经验看,致富带头人在乡村发展中起到了“领头羊”的作用,一个村有一个“种粮大户”“养殖大王”,就能蹚出一条路、带富一帮人。加大扶持力度,在贷款融资、技术指导、项目安排、政策优惠等方面提供帮助,激发他们干事创业的热情和劲头。普通农民群众是乡村振兴的主力军,不仅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着眼提高农民素质和技能,聚焦产业和就业需求,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培养一批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土专家”“田秀才”“乡创客”。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高素质农民总量超过1700万人。
文化动力足。“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的闽东精神、“吃苦耐劳、一往无前”的蒙古马精神、“苦熬不如苦干,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的西畴精神……这些弥足珍贵的精神,激励我们奋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成为当代中国精神谱系的重要内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也必须发挥精神文化的引领作用。大力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劳动光荣、勤劳致富的思想观念,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养乡风家风民风,通过先进典型宣传、榜样示范引导和完善正向激励等机制,鼓励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同时,下大气力改变落后的风俗习惯,破除封建迷信和陈规陋习,发挥乡规民约等的约束和规范作用,倡导现代文明理念和生活方式,营造和谐良好的文明新风。
农业丰则基础稳,农民富则国家强,农村美则社会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亿万农民过上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劲动力。放眼希望的田野,乡村振兴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可以想见,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农村处处都是金灿灿的丰收景象,家家都是笑盈盈的幸福生活。
硬核知识
剪刀差
剪刀差,是指工农业产品交换时,工业品价格高于价值,农产品价格低于价值所出现的差额。这种现象因用图表表现时呈剪刀张开形态而得名。在新中国成立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因大力发展工业的需要,以压低农产品价格来支持工业发展。近些年来,我国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一系列政策,就是为了缩小城乡差距。
第一时间推送:
全国招聘招考信息
技巧、试卷、资料
公众号:厚职公考
关注公众号,接收每日推送和资源礼包